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行业新闻
互联网再进化
作者:转自网界网 发布于:2014-10-30 16:24:54 点击量:

 摘要:20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年后,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中国互联网以开放、融合的态势渗透至各个领域,更深层次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994年4月20日, 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工程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成为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199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完成了在国内的设置。

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中科院院士胡启恒在她的《互联网精神综述》中有这样一段话:“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创新的伟大成就,又非常不同于此前的任何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速度远超过历史上其他任何技术创新。互联网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的确,短短20年的历史,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32亿,普及率46.9%。“从‘阳春白雪’的小众应用到‘下里巴人’的泛在应用,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特色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感慨道:“不仅如此,宽带速率的提升、移动化的发展及与金融等各行各业的融合,包括渗透至政府的电子政务,均表明如今的互联网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并深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值此中国互联网20年之际,我们不妨一同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前世今生”,展望智能、万物互联的美好未来。

中国互联网“三段论”

谈及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历程,究竟可以通过怎样的时间节点记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也许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具体至不同领域,互联网“先驱”们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划分。也许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捕捉到不同特色的互联网发展轨迹。

解决“内容”→解决“性能”→ 无线互联网大数据[注]时代:

奇虎360技术副总裁、GITC(Global Internet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会主席团谭晓生将中国互联网进程分为解决“内容”、解决“性能”及无线互联网大数据三个时代:

互联网解决“内容”问题阶段:供给相对匮乏,技术刚脱胎于传统IT技术,实现功能是第一诉求;

解决互联网的“性能”问题阶段:服务逐渐多样化,互联网用户开始爆发,开发速度、系统运行速度都是挑战,LAMP架构、NoSQL等的出现,帮助互联网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三阶段包括无线互联网和大数据两大分支。

无线互联网阶段:Android的出现,使得移动应用普及,开发门槛下降;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处理技术的革命,Map Reduce、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存储、云计算[注]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具有穷举人类历史经验的可能,机器智能的实现方法有了重大革命。

精英互联网→草根互联网→万物互联网: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GITC大会主席团李大学则将中国互联网分为“精英互联网”、“草根互联网”及“万物互联网”三阶段。其中:

在“精英互联网”时代(Web1.0)以网页及围绕网页的搜索为主,主要形式为单项输出。互联网的内容贡献者主要还是尝试电子化的媒体人士,大众扮演阅读者。

在“草根互联网”阶段(Web2.0),SNS社区、博客风起云涌,草根和粉丝活跃于互联网,大众不再只是“消费”互联网,他们同时在“制造”互联网。

在“万物互联网”阶段(IOT),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等名词层出不穷,经过“精英互联网”、“草根互联网”两个阶段的技术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正让世界变得充满“奇迹”。

Web1.0 →Web2.0 →智慧互联网时代:

乐视网联席CTO、GITC大会主席团袁斌认为,中国互联网经历了Web1.0 、Web2.0 、智慧互联网时代三个阶段:

Web1.0阶段,主要是网页以链接的方式形成网络,数据通过人工和机器整理归纳,用户可以单向地请求访问,获取专业人事组织的数据信息。

Web2.0以P2P为代表的技术形态,使用户不再是单向的获取,更是双向的交互。门户的权威被削弱,数据会在用户之间点对点地建立通信。数据量在暴增,人们处于信息快餐和过剩的阶段,数据以流的形态出现,不再强调数据的沉淀。

而如今,互联网正在进入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相结合的智慧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传感器接入互联网,数据的运算和存储对单机的依赖在降低,更多的是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乐视Lecloud和各种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我们未曾遇见的未来形态,每天都在刷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

商用解决方案+集中式架构→基于开源的自研技术 + 分布式架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结合阿里巴巴自身经验,阿里巴巴高级研究员、GITC大会主席团刘拴林从互联网基础架构的技术角度出发,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轨迹概括为:商用解决方案+集中式架构、基于开源的自研技术 + 分布式架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商用解决方案+集中式架构:

微软和英特尔的携手,真正实现了PC普及,为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时代奠定了基础。而雅虎的出现则掀起了世界第一代互联网热潮。移步至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亦多以门户为主,主要提供信息和邮箱服务等业务,信息以单项传输为主。站在网民的角度,这种模式是将传统媒体内容和沟通方式搬到了网上。而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有预见到技术将成为业务瓶颈,因此还没有形成针对底层架构的系统化研发,仅停留在一些技术领域做优化工作。

基于开源的自研技术 + 分布式架构:

随着三大门户纷纷迈进web2.0时代,每个网民不仅是单纯的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但对基础架构来说,这意味着计算能力的几何倍增长。要支撑海量数据和高并发,传统商用解决方案从成本到可拓展性都无法满足。因此,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必须完成依托自研系统,完成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转变。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分布式架构中的探索也为云计算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基础架构真正实现了平台化。此外,移动互联网给业务带来无穷想象空间的同时,对基础架构也产生了更大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爆炸性增长,在PC时代是无法想象的,这对数据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云计算的弹性资源、分布式机器学习解决上述难题,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基于互联网的文字时代→浏览器时代→UGC时代→社交网络时代→电子商务时代:

搜狐高级副总裁、GITC大会主席团周霖则在传统“三段式”的基础上,将中国互联网细分至五段。

基于互联网的文字时代: 早期互联网由于接入速度、终端等因素限制,应用层主要采取文本协议进行数据交换。此阶段仅需要支持Telnet协议或者拨号终端。计算能力为性能方面主要考量因素,注重代码级的优化方法。

浏览器兴起的 Web 1.0时代: 基于浏览器的资讯服务,加入了图像、声音等等多媒体元素,使得互联网开始在大众间普及。由于数据传输量的加大,带宽、存储和IO开始成为瓶颈,产品重度依赖数据库,此时转向网络优化。

UGC兴起的Web 2.0时代: 用户由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内容制作。

由于信息数量的几个数量级的暴增,以及对内容发布的实时性要求,使得对发布延迟的容忍度下降,开始强调用户交互性,前端的重要性凸显。而信息量的增大,使得检索逐渐成为一个重要需求,对应的大数据存储,计算,分布式系统模型等得到高速发展。

社交网络时代:

特点:社交网络强调个性化,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由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展示的内容,这代表要处理N*N的算法复杂度。因此技术上缓存处理、集群部署、大数据分析是SNS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交易环节多、售卖逻辑复杂、事务要求高的电子商务时代,也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无论按哪一种历史划分,都不难看出,中国互联网正在遵循从单一到多元、从单向到交互的发展轨迹,甚至相互间不断融合、渗透。

融合 渗透

多角度、立体式的回顾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史,可以体会到,中国互联网在技术应用创新的驱动下,以开放、融合的态势渗透到各个领域,更深层次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了互联网的新时代。无论是万达、腾讯、百度联手布局大电商,还是华谊兄弟携手腾讯打造娱乐社交平台,近期互联网企业的动作频频,似乎为中国互联网赋予了新特征。

回想20年前,袁斌曾感慨道:“我们需要穿上白大褂,换上拖鞋进入防静电的房间,经过一系列仪式化的步骤后,才可以正襟危坐地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而此时,门外还有几十号人在排队等待上机。那个时侯,互联网接入的终端非常有限,内容也同样有限。”而20年后的今天,袁斌将此阶段的互联网特征总结为连接网络终端的多样化。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个连接互联网的终端,形态有电脑、手机、电视,甚至眼镜、汽车等。总之,人们能想到的一切都有可能与互联网相连。这些终端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会涌进互联网,人们在消费互联网内容的同时,也是互联网内容的贡献者。”

以在线旅游为例,据悉在美国在线旅游的机票预定量已经占到总预订量的90%左右,而中国也有近50%的完全在线预订比例。而对于酒店领域而言,很多的应用场景需要在移动端更好地展现。去哪儿网CEO庄辰超说:预测未来5年内,酒店预定率会逐步移向在线公司,其中通过手机客户端的预订率将达到60%、70%。并表示在未来五到十年里,所有消费将百分之百向移动端转移。手机预订是最大的趋势,现在的规模会在未来放大三到五倍。

“人们向生活智能化迈进,一方面大数据[注]模型、深度学习等基础理论在快速发展,奠定了智能化的基础;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家居、政府数据公开等的发展也使得整个社会互联网化成为可能。” 周霖补充道。

从传统音乐转战互联网的海蝶音乐创始人——奇大音乐创始人许环良认为,如今的大数据对于在线音乐来说还过于粗糙。他举例说道:“比如说今天去到网易云音乐,或者说到腾讯音乐听歌,可能我常常听某个人的歌,他就推荐说你喜欢谁,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但这种大数据对于在线音乐而言还过于粗糙。再比如说某某人有一个同学A可能喜欢听古巨基的歌。但由于他不知道歌名,极有可能指向张学友的歌。所以大数据只是根据艺人来分,我觉得数据还是过于粗糙了。如果将音乐的指纹技术引入大数据,将其细化,搜索到这个歌的前奏就可以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演奏乐器及歌词等内容。这个数据在未来的音乐时代会成为音乐平台的回收方式。”

而对于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这一论调,周霖则认为其本质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给用户带来的额外开销。他表示:“很多时候互联网的颠覆其实只是消除了某一个环节上的障碍成本,但是却产生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传统企业转型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的包袱不敢放下,最后不了了之。”作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的典型案例O2O[注],谭晓生表示:“O2O有巨大的机会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的技术来对传统产业做升级,有巨大的商业机会,会让传统企业‘如虎添翼’”。正如万达与腾讯、百度的联姻,将腾讯、百度这样拥有巨大流量和入口优势的线上互联网企业与线下零售业巨头完美对接。作为线上互联网企业,通过O2O的模式迅速扩张线下资源。作为线下企业,借助互联网公司运作模式,将企业价值发挥到极致。在改造的过程中更是快速地拥抱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占据有利先机。 不仅如此,O2O的触角也延伸到了旅游行业,去哪儿网CEO庄辰超认为,旅游行业是IT支出的大领域,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核心IT系统正在不断地融合。“在整个旅游消费体验中,有很多新的机会正在呈现。以手机门票为例,虽然没有太大折扣,但由于它的便利性,所以增长很快。通过手机提交酒店评论亦如此在线旅游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庄辰超补充道。

刘拴林认同并表示:“互联网带来的机会远远大于挑战。无数电商案例已充分证明,一个没有地域限制的交易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在新市场用低成本获得新用户,而云计算[注]服务则进一步降低了很多行业的进入门槛。”他建议,传统企业应学会用云计算资源,专注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

以阿里巴巴基础架构技术领域为例,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大规模、高性能、快速部署、解决超高并发,不断提高用户访问速度,追求永不宕机。不论升级或变更都不会影响业务,实现无缝切换。在硬件领域则力争打造出符合云计算特点的设备和架构。以阿里自研的AliRack整机柜服务器为例,目前已经通过小规模验证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能够将交付部署效率提高10倍。

万物互联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出现端倪的万物互联。可以说,在中国互联网走过的20年中,互联网已经、或是正在甚至持续改变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行为,甚至重塑社会形态。

面对瞬息万变、不可逆转的互联趋势,无论是互联网行业,亦或是传统行业都应遵循发展规律,研究并拥抱互联网。“互联网的变化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像以前的5年战略,3年大计这种计划节奏早已跟不上互联网的速度。互联网企业在不断自我革命的同时,也是生物进化的法则。或者说,互联网的草根文化是有一点江湖气的,宁可在革命中作死,也不愿在安逸中等死。” 袁斌形象地描述道。

具体至技术层面,随着SaaS[注]、PaaS[注]等平台的丰富,周霖认为,未来互联网会进入开放互联的模式,模块化的互联网API服务将组成未来的各类应用。李大学则重点关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所有技术驱动的企业必须修炼的基本功。对此刘拴林表示:“对于用户而言,在理论上可以获取没有上限的资源。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未来云资源会成为像电一样方便的公共服务。”而谭晓生预测,下一个阶段将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移动终端/嵌入式系统等技术,并在控制技术、网络连接技术上、安全保障等技术上有所创新。

延展至业务层面,谭晓生认为互联网基础技术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业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容易出现各种业务创新百花齐放的情况,促进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以智能家居装备为例,可借助各种开发平台,借助公有云[注]服务,轻松实现智能家居管理。袁斌则预测,现阶段定义的互联网行业特征,未来将会越来越模糊,甚至现阶段所谓的互联网行业会消失,未来互联网会成为一种基础服务永存在各行各业中。就如同传统意义上的照相行业几乎已经消失,而成像技术依旧在服务越来越大的市场一样。而周霖对于未来互联网的判断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将不断细分,社会的各个环节逐步都将形成一个个的服务模式,而最终是The Matrix。

对于整个生态体系而言,更快、更强、更便宜是谭晓生总结的关键词。更快——开发速度更快、部署速度更快;更强——功能更强,伸缩性更强;更便宜——用户享受服务所付出的金钱代价将持续降低,由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条重构所带来的商业模式上的变更,会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免费服务项目将越来越多。

面对此种情况,袁斌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用我们的经验试图去搞懂所有新事物,也搞不懂,只需要紧紧咬住市场的前沿,用一个玩家的心态,充满激情地去感悟和尝试就行了。因为行动永远比观察更有价值。”

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随手可得使得网络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各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未来,我国互联网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的不断提升、内容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应用不断普及的驱动下,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挥出更大作用。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为大批伴随互联网成长的80、90后提供了无限创业机遇及融资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断涌现的大批拥有活跃用户却并未赢利的初创公司,以及令人咋舌的公司估值也不禁会让人联想:是否新一轮的互联网泡沫正向我们逼近。

与此同时,在信息高度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完全“透明化”的数据信息让用户信息与隐私“绝缘”。而互联网发展为我们打开新世界,带来新生活的同时,信息安全也面临空前的挑战。谭晓生表示,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政府与企业机密信息的泄露已成为大问题。针对医疗设备、汽车等交通工具、智能家居设备的攻击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当然也可能会演化成糟糕的时代,究竟如何发展,取决于我们将如何推动互联网的进化。




上一篇:以太网的未来:追求速度还是满足不同需求?

下一篇:5G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所有 @ 北京威达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46028号

电 话:010-62959300  传 真:010-62102824  邮 箱:web@vdinfo.com.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D座7层804  邮 编:100085